在中国驱动美洲国家成为全球蛋白质强国。

中国已成为西半球蛋白质的需求增长核心。未来的需求将取决于非洲猪瘟、COVID-19、政治,以及经济。

中国推动蛋白质市场

如今推动全球蛋白质市场的最大因素是中国。在2019年,非洲猪瘟(ASF)导致中国一半以上的猪群死亡后,恶性通胀刺激了全球蛋白质进口的大规模流动。中国肉和禽的进口从2018年的90亿美元激增到2019年的170亿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10亿美元。如果中国现在将购买量放缓至2019年的水平,那么2020年新增的140亿美元有可能会摧毁全球市场。

中国猪肉短缺的主要赢家大多数是南半球的牛肉供应商(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乌拉圭)。美国第一阶段协议于2020年在中国对美国牛肉开放,目前美国牛肉的数量刚刚开始增加。猪肉方面,欧盟、加拿大、美国和巴西的猪肉供应商对中国的出口大幅增加。家禽方面,巴西和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家禽数量也都在增加。

但中国最近的措施并没有反映出对蛋白质供应短缺的恐慌。对于全球各地工厂,如果有工人在COVID-19检测中呈阳性,那么中国监管机构会禁止或要求工厂暂停发货。目前因新冠肺炎而被中国禁停的工厂有49家;其中许多后来被重新批准出口。禁停措施影响了世界各地的工厂。中国的新计划是自动暂停进口那些报告有新冠肺炎病例的工厂的肉类。

中国与美国的第一阶段协议承诺是中国将在2020年购买大量美国农业产品(375亿美元)。在2020年前7个月,平均每月的购买量只有10亿美元。这一水平需要提高6倍才能达到目标。虽然这不太可能实现,但该协议实际上是向中国开放了对美国牛肉和家禽的进口——目前这两种肉类的进口数量都在增加。

中国的宣传表明市场正从非洲猪瘟(ASF)中迅速恢复,在繁衍数量方面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8月份比去年增加了41%)。尽管中国的大型养猪场(企业养猪场,公开交易场所)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建造母猪场,但在ASF之前,这些养猪场仅占中国生猪需求的15%。中国的生猪供应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赶上需求。而且,它们多数都在母猪生产上大举投资,而不是养猪——这项任务主要留给了共享基础设施、面临着高得多的ASF风险的中国散户。并且,目前还没有针对ASF的疫苗。

中国市场似乎对猪肉的大规模短缺和高通胀十分适应。这使得大型养猪户获得了巨额利润(并且几乎没有补贴)。即使供应短缺,但是社会依然稳定。就目前而言,中国的蛋白质需求将在未来数年持续下去,尽管这条道路崎岖不平。

出口至中国的肉类和家禽

出口至中国的肉类和家禽(单位:十亿美元)

 

在美洲地区运作的柏斯托动物营养团队有一个渐进的增长战略。美国是全球主要的蛋白质供应国,越来越需要注重效率、食品安全和健康。此外,该行业呼吁减少抗生素生长促进剂(AGP)的使用,并正在寻找优化饲料的替代品。柏斯托的目标是成为饲料添加剂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帮助我们的客户改善肠道健康,进而改善动物健康、生产性能和动物福利。提高对柏斯托肠道健康产品类的认识和需求,稳固对世界一流有机酸的持续支持,将有助于实现该地区逐步增长的目标。不断扩大的人才库、分销网络和前景广阔的研发和创新渠道,为动物蛋白行业提供了新的产品和完整的解决方案,将促进市场的宏大增长。